—— 適應癥 ——
后牙牙合面過度磨損者。 后牙牙冠大面積缺損,已做完善牙髓或根管治療者。
后牙頰尖或舌尖折裂者。
后牙牙合面隱裂者。
因牙體缺損的鄰接關系不良或食物嵌塞嚴重,需恢復鄰接關系者。
—— 注意事項 ——
1、嚴格選擇適應證
以修復體修復牙體硬組織缺損是建立在完善的牙體病治療基礎之上的,且多數后牙大面積缺損已殃及牙髓或已為死髓牙,修復前需經完善的牙髓或根管治療,以免修復后出現牙髓或根周炎癥,造成修復失敗。一般充填術后1周,根周、牙周無異常時,才能考慮修復。必要時攝X線片,對比術前與術后的根周變化。
2、盡可能多保存健康牙體組織
修復設計中,在滿足固位和保護殘余的牙體組織的基礎上,盡量減少金屬的覆蓋面,以減少牙體組織的磨除。盡可能多保存健康牙體組織,獲得有效的支持力。
3、牙體缺損涉及齦下的處理
牙體缺損涉及齦下時,根據缺損的大小做不同處理。缺損涉及齦下,但沒有破壞齦附麗,采用腎上腺素棉線縮齦,充分暴露缺損,便于牙體預備,使修復體邊緣與牙體組織準確密合。如牙體缺損深達齦下,并已破壞齦附麗時,可考慮做局部齦切除術,既增加牙冠高度也有利牙周的健康。
4、牙體預備后戴修復體的時間
牙體缺損面積大、充填體固位力較差者,可用自凝塑料做暫時性修復體加以保護,同時爭取盡快戴人修復體,一般在5-7天內完成較為合適。